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8980003656
票据知识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商业汇票贴现过程中合规风险的产生 票据贴现占比大幅下降

2022年10月31日  成都资深经济犯罪刑辩律师   http://www.gcdzbdlaw.com/

  张彬律师成都资深经济犯罪刑辩律师,现执业于北京惠诚(成都)律师事务所,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及司法操作经验。诚实信用,勤勉敬业,以“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服务宗旨。办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业务功底扎实,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辩护能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畏艰险、奋力拼争,愿尽自己的所能,为当事人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务。不敢承诺案件的最终结果,但敢承诺办案尽心竭力!

商业汇票贴现过程中合规风险的产生

  票据贴现中的贸易背景问题,属于票据业务的合规性风险。近年来,我国短期信贷资产票据化已经普遍存在,票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风险问题接踵而来,信用膨胀和泡沫时有显现,各种非理性竞争行为屡禁不止,犯罪分子...



  票据贴现中的贸易背景问题,属于票据业务的合规性风险。近年来,我国短期信贷资产票据化已经普遍存在,票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风险问题接踵而来,信用膨胀和泡沫时有显现,各种非理性竞争行为屡禁不止,犯罪分子内外勾结从事票据诈骗活动,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而其中的贸易背景问题更是非常突出。融资票据的存在虽然说明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将票据的融资性功能无限放大,干扰了正常市场秩序,造成各种风险。


  我国的票据法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不支持融资性票据的贴现和再贴现。企业在向银行申请办理贴现时,贴现企业需要提供增值税发票及系列商贸单据,以证明其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查增值税专用发票是银行贴现的必经程序,是避免银行风险的一种防范措施。贴现银行在办理贴现业务时,应依照《支付结算办法》严格审查应有凭据。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管理办法》都没有明确商业银行审查增值税发票真伪的技术环节,企业利用虚假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资金,使银行损失经营资金,给商业银行造成较大经营风险,大量融资性票据经过技术操作披上真实贸易性背景的合法外衣进入市场。例如:企业采取先开票后作废,挖补复印、扫面复印等各种手段制造虚假税票蒙混银行工作人员,以达到票据贴现骗取银行资金的目的。蕴含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加大了系统风险。


  特别是在我国目前信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票据的信用风险已成为票据市场风险的焦点。监管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经营机构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现场监管及非现场监管, 并下发文件检查票据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和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监管当局在对真实贸易背景控制上缺乏比较有效的手段,也客观上导致了融资性票据的增多。目前,在对真实贸易背景的审查方面,主动权在银行,监管当局要求银行在开票时要对贸易合同进行检查,事后企业要补备增值税发票,贴现时也要求审查商品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并从贸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和商业汇票三者的日期和金额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控制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而企业在向贴现银行提供真实的税票时,需要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精力,对税票进行复印,如果票据金额较大,而税票金额较小,更是让企业和银行工作人员耗费精力,浪费大量人力物力,造成手续繁琐。但事实上,由于现实贸易结算方式的复杂性,所有这些形式要件即便在真实的情况下,也并不能完全证实一笔商业汇票背后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这样,监管当局对真实贸易背景的要求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措施。


  签发、贴现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汇票违反了《支付结算办法》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因此,银行不仅存在融资性风险,同时还承担着潜在的法律风险。目前由于国家严格控制信贷投放,使得中小企业为获取资金,不惜虚构交易违规开出汇票。这种纯粹的融资性票据的发行,由于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在缺乏有效信用监督的情况下,必然加大银行的隐性风险。票据贸易背景的信息披露不健全,甚至对非常严肃的增值税发票也难以辨明真伪。市场信息建设落后,风险揭示不充分,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机制。







票据贴现占比大幅下降

公司三季报显示,当季公司营业收入环比增长8.9%,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4.7%;营业费用同比增长16.1%,环比增长28.3%;资产减值损失环比基本持平。三季度公司贷



  公司三季报显示,当季公司营业收入环比增长8.9%,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4.7%;营业费用同比增长16.1%,环比增长28.3%;资产减值损失环比基本持平。三季度公司贷款净额较年初增长36.5%,环比增长4.4%;公司三季度存款环比增长1.3%。


  净息差企稳回升,主要是票据资产向一般贷款转化。按期初期末法计算,公司三季度净息差环比增长20 个基点。公司中报披露了票据贴现余额为1875.78 亿元,三季报时为1083.4 亿元,下降了792.38 亿元;票据贴现的占比也由中报时的10.8%下降到三季报的6%。


  成本收入比上升。公司三季度成本收入比达到33.1%,环比增长5.5%,主要是公司的营业费用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16.1%。


  公司的不良贷款率由上期的1.51%下降到1.44%,不良贷款余额基本保持年初水平。拨备覆盖率由123%小幅上升到13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0911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4、0.78、0.91 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4、11、10 倍。


  考虑到公司核心资本充足率较高,为8.08%,明年的信贷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因此我们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资产质量能出现超预期的恶化,信贷成本反弹超预期。








文章来源:成都资深经济犯罪刑辩律师

律师:张彬 [四川]

北京惠诚(成都)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18980003656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www.gcdzbdlaw.com/news/view.asp?id=10580073106043 [复制链接]
Copyright@2023

成都资深经济犯罪刑辩律师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大律师网